作為人口凈流入的超大型城市,如何讓新市民、青年人有房住、住得好、留下來、發展好,事關城市活力和競爭力。
剛剛閉幕的深圳市兩會上,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緩解住房困難,讓年輕人更有盼頭、更加安居樂業。
“十四五”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目標增至74萬套(間)
面對旺盛的住房租賃需求,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已成為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問題的重要渠道。記者昨日從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獲悉,為加快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問題,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提高了“十四五”規劃的任務目標,將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原目標54萬套(間)提高到不少于74萬套(間),其中保障性租賃住房增加了20萬套(間)。
“深圳住房保障政策很給力,覆蓋到重點產業的青年人,給我們配租了這么好的房子!”李斌斌在深圳一家大型企業任職,他和太太育有兩個孩子,一家4口人于去年4月入住位于福田區安托山片區的百泉閣。
(下轉A9版)
(緊接A1版)
“新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樓下就是地鐵站,一街之隔就有大型商業綜合體,孩子就讀的學校距離家門口僅幾百米遠,生活十分便利。而且租金僅為市場價的六折,大大減輕了經濟壓力。”李斌斌說。
深圳新市民多、青年人多,被稱為“最年輕”“最具活力”的城市,住房租賃市場規模巨大,深圳市委、市政府把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提到重要議程。
深圳進一步健全住房保障體系,2023年1月17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司法局發布四個保障性住房相關規章的征求意見文件,擬通過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這三類住房形式,解決新市民、青年人及各類人才的住房剛需問題,實現人人住有所居、住房量適當、經濟可負擔。
為緩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近年來深圳不斷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和供應力度。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住房規劃與建設處副處長譚天宇介紹說,2022年,全市建設和籌集保障性住房14.2萬套(間),供應分配12萬套(間),超額完成全年任務。2023年,全市計劃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18.5萬套(間),其中保障性租賃住房16萬套(間)。
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給
面對土地資源緊約束難題,如何籌集更多房源?深圳探索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給,按照“跟著產業園區走、跟著大型機構走、跟著軌道交通走、跟著盤活資源走”的原則,向閑置土地要保障,不斷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籌集力度。
記者從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獲悉,目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南方科技大學兩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之中,建成后可籌集近1200套住房,將有效滿足兩所高校教職工住房需求,為合作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像這樣盤活國有企事業單位閑置土地資源,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的積極探索,在深圳還有很多。據介紹,2022年,深圳供電局、水務集團等單位開工建設保租房項目13個、提供房源超7600套,此類項目近期還將再開工20個,預計可滿足10萬市民住房需求。
深圳還綜合利用停車場、消防站、變電站等交通和市政設施建保障房,并與城市空間、民生設施一體規劃,實現片區職住平衡、產城融合。
運用先進建造技術建高品質保障房
不僅要讓新市民、青年人有房住,還要住得好。
深圳大力推廣應用裝配式建造、BIM、CIM等先進技術,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展,大力提升保障性住房品質,讓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早日住新房、住上好房子。
昨日下午,龍華樟坑徑地塊項目工地呈現一派火熱的施工景象。該項目是國內首個高度近百米采用模塊化建造的保障性住房項目,首期規劃5棟28層、99.7米高的住宅,預計提供274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
“通過運用模塊化建造技術,項目可實現1年快速交付,建設周期僅為傳統建造方式的三分之一。”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說,目前,該項目已完成至塔樓主體結構19層,預計將在3月底完成首棟塔樓主體結構封頂,2-3個月內完成裝修工程,6月底如期交付。“模塊化建筑是裝配式建筑與新型建筑工業化的高級形式,不僅大大縮短建造周期,還顯著提升建筑品質。”
在努力實現市民住有所居的同時,深圳堅持高標準規劃,突出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優化保障性住房的規劃布局,按照“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的要求,完善周邊的交通、教育、醫療、社區服務等配套設施,進一步滿足廣大市民對改善住房條件的新需求。
打造高效集約極簡優質居住空間
近日,一組深圳小戶型保障房樣板間照片在網絡熱傳,12平方米至27平方米的小窩雖小,但廚房、客廳、臥室應有具有,帶家具和電器,不少網友表示“太愛這樣的房子”。
針對新市民、青年人的生活模式和居住需求,2022年初,深圳市住房建設局牽頭開展了深圳市保障性租賃住房小戶型設計競賽活動,鼓勵在“方寸之間”發揮創造力,打造高效集約極簡優質的居住空間。
此次競賽獲獎作品樣板間先后在市民中心、雙城/雙年展現場展覽,受到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廣泛好評。
深圳市住房建設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接下來,將在崗廈北地鐵站、深圳會展中心等地常設保障性住房展廳,繼續抓好保障性租賃住房小戶型設計競賽優秀作品的宣傳推介,同時,將競賽作品充分運用到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籌集過程中,進一步提升我市保障性住房設計建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