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暫行辦法》第六條所列各類資產評估行為備案的需要,現將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分為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和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兩類。各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所出資企業進行資產評估項目備案時,應按附件1、2的格式和內容填報辦理。
一、如何下載、填寫、打印、上報
(一)下載:有關單位按目前統一的固定格式下載,不得修改表式和有關項目。
(二)填寫:填寫《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時,必須通過計算機輸入(經濟行為類型或有例外,參后),不得用手工填寫。有關單位要嚴格按《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規定的項目和內容如實填寫,填寫內容要準確、齊全、清晰,不得漏項、涂改。填報的評估數據以萬元為單位,保留兩位小數。
(三)打印:有關單位按印制的固定輸出格式,用A3紙雙面打印,不得分頁。
(四)上報: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刊登的《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僅供企業下載填報用,填寫好的備案表按規定加蓋公章并簽字后上報。
二、如何填寫《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
當企業進行資產評估時評估對象為國有資產,評估備案時需填寫《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當評估對象為非國有資產,評估備案時需填寫《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
(一)《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
《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應由產權持有單位如實通過計算機輸入填寫(經濟行為類型或有例外,參后),上級單位核實無異議后,簽章轉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
《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共四部分,分別為“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封面”、“資產評估項目基本情況”、“資產評估結果”、“備注”。
1.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封面
(1)備案編號:由受理備案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所出資企業存檔時填寫統一編號;
(2)產權持有單位(蓋章):由評估對象的產權持有單位填寫單位全稱并蓋章;
(3)法定代表人(簽字):由產權持有單位法定代表人親筆簽名;
(4)填報日期:填寫填報《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的具體時間,如“2006年01月01日”。
2.資產評估項目基本情況
(1)評估對象:如果評估對象為企業法人財產權范圍內的資產,則填寫相應資產名稱,如: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如果評估對象為企業所持產權(股權),則填寫被評估企業的單位全稱,如:XXX有限責任公司、XXX股份有限公司等;
(2)產權持有單位:由評估對象的產權持有單位填寫單位全稱;
(3)企業管理級次:填寫產權持有單位在所出資企業或有關部門中的產權隸屬級次,產權持有單位為所出資企業時填寫“一級”,產權持有單位為所出資企業的子公司或有關部門的直屬企事業單位時填寫“二級”,依此類推;
(4)資產評估委托方:填寫進行本次資產評估的委托方單位全稱;
(5)所出資企業(有關部門):填寫產權持有單位所屬所出資企業或有關部門的單位全稱;
(6)經濟行為類型:根據與評估目的一致的經濟行為,按所列類型“手工”打勾,不得多選。若經濟行為未包括在所列類型中,占有單位必須在“其他”項下通過計算機明確輸入經濟行為類型,如“主輔分離”;
(7)評估報告書編號:填寫所待備案的資產評估報告書編號;
(8)主要評估方法:根據評估的具體方法填寫,最多可填寫兩種主要方法;
(9)評估機構名稱:填寫委托的資產評估機構的單位全稱。委托兩家以上資產評估機構的,只填寫出具總體報告、負主要責任的資產評估機構單位全稱;
(10)資質證書編號:填寫資產評估機構的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編號;
(11)注冊評估師姓名/注冊評估師編號:填寫評估報告中兩位簽字注冊資產評估師姓名、注冊資產評估師資質證書編號;
(12)產權持有單位聯系人/電話/通訊地址:填寫產權持有單位具體負責評估工作人員的姓名、聯系電話、通訊地址和郵編;
(13)所出資企業聯系人/電話/通訊地址:填寫所出資企業具體負責評估工作人員的姓名、聯系電話、通訊地址和郵編;
(14)申報備案<簽章處>:由產權持有單位填寫申報備案日期,由法定代表人親筆簽名并加蓋單位公章;
(15)同意轉報備案<簽章處>:由產權持有單位的上級單位填寫同意轉報備案日期,加蓋單位公章,并由上級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資產評估主要負責人親筆簽名。產權持有單位為一級,可不用填寫及簽章;
(16)備案<簽章處>:由受理備案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所出資企業填寫備案日期、蓋章。
3.資產評估結果
(1)評估基準日/評估結果使用有效期:根據資產評估報告的評估基準日和使用有效期填寫;
(2)資產評估結果:根據資產評估報告書中的資產評估結果匯總表填寫,單位為萬元,保留兩位小數;
賬面價值:當評估對象為企業產權(股權)時,賬面價值應為審計后賬面值;當評估對象為部分資產時,賬面價值為企業的賬面價值;
評估價值:按照資產評估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的評估結果匯總表填寫。評估對象為企業產權(股權)時,選用成本法評估值作為評估結果的,流動資產至凈資產的評估價值要逐項填寫;選用收益法或市場法評估值作為評估結果的,只填寫凈資產的評估價值;
增減值:增減值為評估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
增減率:增減率為增減值與賬面價值的比率。
(二)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
當企業進行資產評估涉及非國有資產時,應填寫《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在填寫《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時應由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如實通過計算機輸入填寫(經濟行為類型或有例外,參后),上級單位核實無異議后,簽章轉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
《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共四部分,分別為“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封面”、“資產評估項目基本情況”、“資產評估詳細結果”、“備注”。
1. 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封面
(1)備案編號:由受理備案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所出資企業存檔時填寫統一編號;
(2)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蓋章):由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填寫單位全稱并蓋章;
(3)法定代表人(簽字):由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法定代表人親筆簽名;
(4)填報日期:填寫填報《接受非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表》的具體時間,如“2006年01月01日”。
2.資產評估項目基本情況
(1)評估對象:如果評估對象為非國有單位企業法人財產權范圍內的資產,則填寫相應資產名稱,如: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如果評估對象為非國有單位企業所持產權(股權),則填寫被評估企業的單位全稱,如:XXX有限責任公司、XXX股份有限公司等。
(2)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由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填寫單位全稱。
(3)企業管理級次:填寫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在所出資企業或有關部門中的產權隸屬級次,當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為所出資企業時填寫“一級”,為所出資企業的子公司或有關部門的直屬企事業單位時填寫“二級”,依此類推;
(4)資產評估委托方:填寫進行本次資產評估的委托方單位全稱;
(5)所出資企業(有關部門):填寫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所屬所出資企業或有關部門單位全稱;
(6)經濟行為類型:根據與評估目的一致的經濟行為,按所列類型“手工”打勾,不得多選。若經濟行為未包括在所列類型中,占有單位必須在“其他”項下通過計算機明確輸入經濟行為類型;
(7)評估報告書編號:填寫所待備案的資產評估報告書編號;
(8)主要評估方法:根據評估的具體方法填寫,最多可填寫兩種主要方法;
(9)評估機構名稱:填寫委托的資產評估機構的單位全稱。委托兩家以上資產評估機構的,只填寫出具總體報告、負主要責任的資產評估機構單位全稱;
(10)資質證書編號:填寫資產評估機構的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編號;
(11)注冊評估師姓名/注冊評估師編號:填寫評估報告中兩位簽字注冊資產評估師姓名、注冊資產評估師資質證書編號;
(12)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聯系人/電話/通訊地址:填寫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的具體負責評估工作人員的姓名、聯系電話、通訊地址和郵編;
(13)所出資企業聯系人/電話/通訊地址:填寫接受非國有資產企業的所出資企業(有關部門)具體負責評估工作人員的姓名、聯系電話、通訊地址和郵編;
(14)申報備案<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簽章處>:由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填寫申報備案日期,由法定代表人親筆簽名并加蓋單位公章;
(15)同意轉報備案<上級單位簽章處>:由接受非國有資產的企業上級單位填寫同意轉報備案日期,加蓋單位公章,并由上級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資產評估主要負責人親筆簽名。產權持有單位為一級,可不用填寫及簽章;
(16)備案單位<簽章處>:由受理備案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所出資企業填寫備案日期、蓋章。
3、資產評估詳細結果
(1)評估基準日/評估結果使用有效期:根據資產評估報告的評估基準日和使用有效期填寫;
(2)資產評估結果:根據資產評估報告書中的資產評估結果匯總表填寫,單位為萬元,保留兩位小數;
賬面價值:當評估對象為企業產權(股權)時,賬面價值應為審計后賬面值;當評估對象為部分資產時,賬面價值為企業的賬面價值;
評估價值:按照資產評估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的評估結果匯總表填寫。評估對象為企業產權(股權)時,選用成本法評估值作為評估結果的,流動資產至凈資產的評估價值要逐項填寫;選用收益法或市場法評估值作為評估結果的,只填寫凈資產的評估價值;
增減值:增減值為評估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
增減率:增減率為增減值與賬面價值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