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集團黨委創新實施“標準+融合”生產力黨建品牌,著力做好黨建領航、黨建融合、黨建賦能大文章,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動能。2023年,特區建工集團位列廣東省500強企業89名、服務業百強52位,旗下天健集團位列《財富》中國500強460位。獲評詹天佑獎、全國建筑智能化工程質量金質獎等系列榮譽。
插旗筑堡壘:抓好標準黨建 打造紅色堡壘
集團黨委印發“標準+融合”生產力黨建實施方案,建立基礎黨建“1+8+2”標準化規范化制度體系,全年推動在重大項目一線設立臨時黨組織49個,劃定黨員示范區84個、黨員責任區196個,黨員先鋒引領“雙百工程”成效明顯。
在全市市屬國企率先推行黨務工作者“持證上崗”模式,完成首批114人黨務工作者統一培訓考核。打造“黨群一線流動服務站”“職工之家”等服務陣地89個,共筑職工“精神家園”。推動“書記項目”100%入庫管理,兩個黨建品牌入選全國國企黨建品牌建設優秀案例。
扛旗爭先鋒:抓實黨建創新 打造紅色矩陣
“標準+融合”生產力黨建推出以來,先后涌現出“黨建+精益建造”“黨建+應急搶險”“黨建+品質履約”等一批優秀基層黨建品牌,形成一個黨建核心聯接若干個黨建點的黨建“紅色矩陣”格局。
堅持“黨建+安全文明”,將“紅色觸角 ”延伸到寶龍專精特新產業園項目建設的全過程,項目歷時16個月提前完成竣工驗收節點目標。積極探索“融入式”黨建模式,將爭創“黨員示范崗、黨員突擊隊、黨員責任區”作為東湖水廠擴能改造工程項目黨建促生產的實踐載體。創新智慧管養模式,打造2路1橋1隧養護示范標桿,是全省第一批獲取養護資質的單位。
亮旗攻難關:抓深黨建融合 打造紅色引擎
深化“黨建+”工作模式,充分發揮黨建在文明施工、安全生產、生態治理等工作中的引領作用。初步形成黨組織帶頭解決企業發展難題的工作機制,帶領廣大黨員敢于“啃硬骨頭”,匯聚起攻堅克難強大戰斗力。
扎實做好黨建“融合、創新、提升”三篇文章,穩步推進8個“工業上樓”項目建設,全年新開工建設142.36萬㎡、達到預售條件27.94萬㎡。擦亮“黨建+業務”品牌,打造“綠色拆除+資源化綜合利用”示范樣板,建廢分揀機器人首次示范應用。
天健和瑞府項目強化先鋒引領,逆勢強推營銷破局,打造人才住房示范標桿。天健棚改黨支部采用黨建“一線工作法”,將服務回遷業主與黨建結合起來,設立暖心服務站,由黨員帶頭主動靠前服務,助力“中國棚改第一難”全面收官。
奪旗創一流:抓好黨建引領 激活紅色動能
堅持服務中心大局,將黨建嵌入企業肌理,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建設,為服務城市、服務大局、服務民生提供重要支撐。
聚焦服務城市,推動全國首個“數字建造·BIM設計”產業園天健云途投運。建成全市最大兒童公園——龍崗兒童公園、深圳首個智慧型人才房和產業空間樣板等標志性項目。打造紅色物業項目,破解“小區病”,客戶投訴及時處理率100%。
聚焦服務大局,建立全國首個“樹木銀行”,一攬子解決樹木遷移、后續管理及再利用工作,獲省住建廳通報表揚。以黨建引領推進民生房屋結構加固,妥善處置過程中出現的清租、安置、談判、賠償等問題,確保徹底消除民生經營的安全隱患。
聚焦服務民生,高標準做好全市72%道橋隧設施養護、135平方公里“物業城市”項目和百余項民生工程建設。始終將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作為關注重點,以業務骨干、黨員帶頭多種形式同加梯工作深度融合,不斷“梯”升居民幸福指數。為龍華區54個小區生活供水管網和部分埋地消防管網進行更新改造,確保52468戶居民的飲水安全,讓優質飲水惠及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