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引導企業持續做強做優做大,根據國家、省、市關于薪酬管理有關規定,結合市屬國有企業實際,制定本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ㄒ唬┲笇枷?/p>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切實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完善企業負責人、高級管理人員、員工三層次績效考核體系,積極構建以市場化為導向,薪酬“能高能低”的收入分配機制,逐步形成薪酬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范的收入分配格局,增強企業發展活力與競爭力,推動市屬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業績導向,兼顧效率與公平,切實做到薪酬能高能低和獎懲分明,充分調動企業負責人、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積極性。
——堅持市場化方向,積極構建符合市場行業特點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
——堅持分類分級管理,根據企業功能定位不同,構建差異化的績效考核和企業內部收入分配機制。
——堅持依法依規,簡政放權,全面落實企業自主決定內部薪酬分配的權利。
二、進一步完善以經營業績為導向,與考核評價結果緊密掛鉤的企業負責人薪酬機制
?。ㄈ┏浞职l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的正確導向和激勵約束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經營責任傳遞機制,引導企業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挖掘企業內在發展動力,推動市屬企業持續做強做優做大。
(四)完善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堅持分類考核、預算考核、對標考核、社會責任考核和經濟增加值考核,鼓勵企業超越行業標桿,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五)創新考核機制,強化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創新發展的支持。對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和企業發展轉型規劃的前瞻性戰略性項目實施單列考核,項目前期費用和培育期形成虧損,不計入當期考核利潤;對符合規定的可量化創新投入費用等,在考核中視同利潤,鼓勵企業注重長遠發展和創新跨越。
(六)堅持將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同企業負責人激勵約束緊密結合,即業績升、薪酬升,業績降、薪酬降,積極發揮薪酬激勵的杠桿作用,并作為職務任免的重要依據。
三、積極探索以契約化為手段,以市場化為方向的高級管理人員考核與薪酬分配機制
(七)進一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完善董事會工作機制,全面落實董事會對高級管理人員的考核評價和薪酬分配管理職權,構建和優化企業內部激勵約束機制。
?。ò耍┙⒏呒壒芾砣藛T契約化管理體系,明確高級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薪酬水平、考核辦法和退出機制;規范高級管理人員考核機制,通過簽訂經營責任書等協議方式,明確業績目標和工作任務,并嚴格按照協議考核兌現。
?。ň牛┨剿鏖_展高級管理人員崗位價值評估,參照同行業、同規模、同職位、同業績貢獻的高級管理人員市場薪酬,合理確定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水平。
?。ㄊ娀己私Y果應用,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應與經營業績目標完成情況緊密掛鉤。對未完成考核目標的,董事會可按相關約定予以解聘。
四、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收入分配體系,支持企業人才戰略和創新發展
(十一)根據勞動力市場價位和企業人工成本承受能力,實行“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為核心內容的薪酬管理制度。推進全員績效考核,科學評價不同崗位員工的貢獻,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切實做到收入能高能低和獎懲分明。建立員工薪酬市場對標和動態調整機制,有效確保核心骨干員工薪酬的市場競爭力。
(十二)根據企業功能定位和行業類別,完善掛鉤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的薪酬總額決定機制,切實提高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率。提高薪酬預算彈性,企業可根據業績完成情況相應調整薪酬總額。對法人治理結構規范、激勵約束機制健全的企業,探索薪酬預算備案管理。強化對下屬企業薪酬管控,優化組織架構和人員編制,做好人力資源規劃。
(十三)大力支持企業實施“人才強企”戰略。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構建體現智力勞動價值的薪酬體系和收入增長機制,提高研發團隊及重要貢獻人員分享科技成果轉化轉讓凈收益的比例。對行業領軍人才、高端特聘人才、核心研發人員薪酬,新招錄的高層次和碩士以上人才當年和次年薪酬,企業創新獎勵以及中長期激勵在薪酬預算中實行單列管理。
五、強化市場資源配置作用,進一步完善長效激勵約束機制
(十四)以市場化為原則,分類推進長效激勵機制建設。加快推進市場化程度高的競爭類企業、高科技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金融準金融企業建立并完善長效激勵機制;支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承擔城市公共服務或基礎設施建設職能的公司探索多種形式的長效激勵。
?。ㄊ澹┻M一步簡政放權,落實分類分級監管制度。直管企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長效激勵計劃由市國資委負責審批。直管企業審批并管理下屬企業的長效激勵計劃,審批權限不得再次下放。直管企業對下屬企業長效激勵計劃的批復,應報市國資委備案。加強對長效激勵計劃的事中監管、事后評估,企業如出現違反、突破長效激勵相關政策的情況,造成嚴重影響的,市國資委有權終止該長效激勵計劃。
(十六)鼓勵企業實施法律、法規允許的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中長期業績獎金等各類長效激勵方式,積極探索激勵基金購股、技術入股、項目跟投、內部創業等創新激勵方式。企業可根據實施長效激勵的目的,結合企業所處行業特點、發展階段,選擇一種適宜的長效激勵方式,也可在激勵額度內選擇多元復合的激勵方式。
?。ㄊ撸┢髽I實施長效激勵要規范程序管理,強化過程管控,嚴格實施信息披露,杜絕利益輸送行為,切實遵循對象范圍、定價機制、業績條件、收益控制、行權安排和退出等政策紅線。
六、建立重點工作專項獎勵機制,嚴格重大損失責任追究
?。ㄊ耍槌浞终{動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企業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對企業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大項目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重大資本運作和資產重組、“走出去”及國際化經營、處理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給予專項獎勵。
?。ㄊ牛┮蛴|犯“廉政、環保和安全生產”三條底線,造成重大安全與質量事故、重大環境污染事故、重大違紀和法律糾紛案件,給企業造成重大影響或國有資產損失的,根據具體情節,降低或扣發負有相關責任的企業負責人或高級管理人員薪酬。
本指導意見由市國資委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