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紀律既有教育約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勵作用,這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黨的事業持續健康向前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是一項經常性工作,要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統一起來。全會工作報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對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作出部署,強調“綜合發揮黨的紀律教育約束、保障激勵作用”,既彰顯了以嚴明紀律管全黨治全黨的堅定決心,又體現了為黨員干部遵規守紀、干事創業提供良好氛圍的鮮明態度。
在抓實黨紀學習上鞏固深化
我們黨一貫重視發揮紀律的教育功能,歷來強調要培養“自覺的紀律”。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紀律教育機制”,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在抓實黨紀學習上鞏固深化”。
2024年在全黨開展的黨紀學習教育,是黨的歷史上首次開展以黨紀為主題的集中性學習教育,著力解決了一些黨員干部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問題,全黨同志遵規守紀意識明顯增強。黨紀學習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落實全會工作部署,就要注重將黨紀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抓好黨員干部從入黨、入職直到退休各個重要節點的紀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把他律轉化為自律,內化為日用而不覺的言行準則。
突出紀律教育重點內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什么是紀律規矩、為什么要加強紀律建設、怎樣加強紀律建設等重大問題,是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的根本遵循,只有深入學習這些重要論述,把握精髓要義和實踐要求,才能保持黨紀學習教育的正確方向。黨章是黨的紀律規矩的總源頭,黨規黨紀是對黨章的延伸和具體化,要全面系統及時學習黨章黨規黨紀,督促黨員干部深學細悟、入腦入心。黨紀和國法都是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基本依據,應推動黨員干部將黨紀國法一體學習、貫通把握,把紀法規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突出紀律教育重點對象。紀律教育不能大水漫灌,要重點突出,分層分類施策。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身處重要崗位、肩負重要職責,要加強對“一把手”的紀律學習培訓,督促其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突出年輕干部、新提拔干部、關鍵崗位干部等重點群體,增強教育針對性實效性,推動其養成按規矩辦事、照制度行事的習慣。新發展黨員是黨員干部隊伍的新生力量,要落實全會工作報告關于“抓好新發展黨員的紀律教育”的要求,注重結合新發展黨員的思想、行為和成長特點強化教育培訓,讓他們從入黨之初就牢固樹立紀律意識,保持對紀律的敬畏之心。
突出紀律教育方式創新。紀律教育既要嚴肅認真,又要緊跟時代發展、創新教育形式,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堅持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相結合,選樹勤廉典型,強化示范效應,同時開展典型案例警示,用身邊人身邊事以案明紀、以案說法,讓黨員干部學有榜樣、行有警示。發揮好紀律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等平臺陣地作用,及時豐富更新展陳展覽,增強紀律教育震懾力。注重依托新媒體新技術新平臺,推出形式多樣的紀法學習內容,打造線上線下一體融合的教育鏈條,切實提升紀律教育實效性。
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推動黨的紀律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就要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引導黨員干部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砥礪作風貫通起來,將紀律教育與黨性教育、家風教育等有機融合,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真正把紀律規矩轉化為行動自覺。
在嚴格執行紀律上鞏固深化
紀律是全黨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對黨員干部具有強制性約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紀律不嚴,從嚴治黨就無從談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加強紀律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從遵守和維護黨章入手,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帶動各項紀律全面從嚴、一嚴到底,從根本上扭轉了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實踐證明,紀律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只有嚴格執行黨的紀律,才能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從近年查處的案例看,對黨紀缺乏敬畏、鉆制度空子、不按規矩辦事等問題并不鮮見,不收斂不收手者依然存在。全會工作報告提出“在嚴格執行紀律上鞏固深化”,這就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執紀必嚴、違紀必究,對違紀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維護紀律剛性、嚴肅性,防止“破窗效應”。
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據統計,2024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省部級及以上干部73人,相關通報中許多都存在“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力”“政治意識淡漠”等違反政治紀律問題,這些行為嚴重損害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破壞黨的形象。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要及時發現、著力解決“七個有之”問題,對在黨內搞政治團伙、小圈子、利益集團的人絕不手軟,推動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嚴明政治紀律帶動各項紀律全面從嚴。
全面從嚴治黨是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責任,問責是促進責任落實到位、紀律執行到位的重要抓手。全會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堅持寬嚴相濟、精準得當”。這就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字當頭、失責必問,聚焦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力、“四風”問題突出、腐敗現象多發、對黨的紀律建設抓得不嚴不實等問題嚴肅問責。進一步完善機制、規范問責,強化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問責案件提級審核、質量評查,防止出現問責泛化簡單化、求快不求準等問題。
在準確運用“四種形態”上鞏固深化
紀律是戒尺,“四種形態”是刻度。“四種形態”具有懲治震懾、懲戒挽救、教育警醒的綜合功效,既讓黨員干部重視、警醒、知止,又激發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對準確運用“四種形態”作出部署,全會工作報告提出在準確運用“四種形態”上鞏固深化。這就要求紀檢監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紀檢監察機關準確運用“四種形態”實施辦法(試行)》,更好把握“四種形態”尺度標準,實事求是、毋枉毋縱,使干部在遵規守紀中改革創新、干事創業。
準確運用“四種形態”,首先要注重用好第一種形態。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往往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守好第一道關口、筑牢第一道防線,才能防止其滑入嚴重違紀違法的深淵。從2024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情況看,第一種形態占比達58.1%。數據的背后,是紀檢監察機關做實監督職責,用第一種形態管住大多數的有效實踐。落實全會部署,要繼續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做實日常管理監督,經常了解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常態化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使黨員干部及時受到教育和警醒,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錯誤。
“四種形態”是一個環環相扣、邏輯嚴密的整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強調“充分發揮‘四種形態’層層設防的作用”,就是要在問題發展的每一個環節都及時糾正,實現“懲治極少數”和“管住大多數”協同并進。要明確政策界限,區分不同情況科學分類處置。突出關口前移,把深化運用第一種形態作為加強教育監督管理的重要抓手,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使黨員干部不犯或少犯錯誤;把紀律挺在前面,對一般違紀違法問題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足事情性質、問題情節、造成危害等,準確運用第二種形態或第三種形態,防止違紀違法問題發展成犯罪行為;針對嚴重違紀違法涉嫌犯罪的,果斷用好第四種形態,依紀依法嚴肅懲處,促使前三種形態增強威懾力、影響力,確保底線常在、“后墻”堅固。
黨的紀律和干事創業是內在統一的,紀律既是“緊箍咒”,更是“護身符”,要在嚴管厚愛中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精準區分故意和過失、因私和因公、違規和試錯,讓黨員干部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加強誣告行為治理,對失實檢舉控告及時予以澄清,向誣告者亮劍、為干事者撐腰,推動黨員干部在遵規守紀的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積極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