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形成良性循環;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一體設計,實現有效貫通;堅持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一體部署,推動深度融合。
習近平2023年1月31日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要深化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充分釋放全社會創造潛能,鼓勵科學家、企業家、文藝家等各方面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創新、創造。
習近平2023年2月7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但基礎研究人才隊伍仍有明顯短板。必須下氣力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臺,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涌現。
習近平2023年2月21日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要加大各類人才計劃對基礎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擔重任,積極引進海外優秀人才,不斷壯大科技領軍人才隊伍和一流創新團隊。要明確“破四唯”后怎么“立”的評價方式和標準,完善基礎研究人才差異化評價和長周期支持機制,賦予科技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選擇權,構建符合基礎研究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評價體系。要加強科研學風作風建設,堅持科學監督與誠信教育相結合,縱深推進科研作風學風治理,引導科技人員摒棄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穩“冷板凳”。要堅持走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深入實施 “中學生英才計劃”、“強基計劃”、“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優化基礎學科教育體系,發揮高校特別是“雙一流”高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主力軍作用,加強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源源不斷地造就規模宏大的基礎研究后備力量。
習近平2023年2月21日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黨校始終不變的初心就是為黨育才、為黨獻策。新時代新征程,各級黨校要堅守這個初心,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習近平2023年3月1日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為黨育才,是黨校的獨特價值所在。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就必須培養造就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在這方面,黨校責任重大、責無旁貸。為黨育才,就是要做好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傳好馬克思主義真理之道,授好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之業,解好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所遇之惑。
習近平2023年3月1日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要繼續深化黨校教育規律、干部成長規律研究,深化教學科研、人才隊伍、管理服務、作風建設、機關黨建改革創新,以辦學質量的整體提升,更好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抓好提高教學質量這個中心,不斷增強黨校教學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學術水平、專業水平,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抓好提升科研質量這個基礎,加強優勢學科和急需學科建設,不斷提高理論研究的創造性、決策咨詢的有效性;抓好人才隊伍這個關鍵,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對黨校來說,培育人才是關乎全局的重要環節。各級黨校要本著對黨的干部教育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下大氣力培養造就一批政治強、信念堅、業務精、作風正的高素質黨校人才隊伍。加快推動建立既區別于公務員又不同于普通事業單位的黨校教師管理體系,強化政策支持、機制保障。要深入實施名師工程,著力培養一批有影響、有聲譽的名師大家,這是黨校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全黨對黨校的迫切期待,要朝這個目標持續努力。
習近平2023年3月1日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要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著力強化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頂尖科學家領銜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促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健康成長,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
習近平2023年3月5日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要全面加強人才工作,壯大人才隊伍。
習近平2023年4月11日在視察南部戰區海軍時的講話
要加強教育和人才培養,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習近平2023年4月10日至13日在廣東考察時的講話
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形成高端科創人才聚集效應。
習近平2023年4月10日至13日在廣東考察時的講話
100年來,云南大學秉承“會澤百家、至公天下”的辦學精神,扎根祖國西南邊疆民族地區,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希望云南大學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升辦學水平,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2023年4月20日致信祝賀云南大學建校100周年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圍繞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制高點的國際競爭空前激烈。我國在建設教育強國上仍存在不少差距、短板和弱項,實現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跨越依然任重道遠。
習近平2023年5月29日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單獨成章進行布局,吹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號角。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治理現代化為基本路徑,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功能,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習近平2023年5月29日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我們建設教育強國的目的,就是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代又一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
習近平2023年5月29日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要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加快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環境和生態。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個教育強國都是高等教育強國。要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作為重中之重,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科研創新,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要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促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習近平2023年5月29日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當今時代,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要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一體統籌推進,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要進一步加強科學教育、工程教育,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為解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提供人才支撐。要系統分析我國各方面人才發展趨勢及缺口狀況,根據科學技術發展態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動態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學科設置,有的放矢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提升教育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要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
習近平2023年5月29日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強教必先強師。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要立足教育強國建設實際需要,加大教職工統籌配置和跨區域調整力度。要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之一,支持和吸引優秀人才熱心從教、精心從教、長期從教、終身從教。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扎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堅守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育人。
習近平2023年5月29日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廣大教師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人民教育家為榜樣,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要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努力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優秀教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
習近平2023年5月31日在北京育英學校考察時的講話
要加強一線帶兵人培養,加強邊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習近平2023年6月7日在內蒙古調研邊境管控和邊防部隊建設情況時的講話
要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措施,著力破除基層機構編制類別、人員身份、激勵保障等方面的障礙,形成吸引聚集各類人才在基層干事創業的良好政策導向和制度環境。
習近平2023年7月3日在二十屆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習近平2023年7月5日至7日在江蘇考察時的講話
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建設生態環境領域大科學裝置,培養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態環境科技人才隊伍,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廣。
習近平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
文物保護修復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加大國家支持力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發揚嚴謹細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來,久久為功,做出更大成績。
習近平2023年7月25日至27日在四川考察時的講話
70年來,國防科技大學堅決貫徹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決策指示,傳承和發揚“哈軍工”光榮傳統,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攻克了一大批尖端科技,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武器裝備研發成果,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習近平2023年9月1日致信祝賀國防科技大學建校70周年
希望國防科技大學以建校70周年為新的起點,深入貫徹新時代強軍思想,全面落實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為戰育人,堅持面向世界軍事和科技前沿、面向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勇擔時代重任,銳意開拓進取,大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加快國防科技自主創新步伐,努力在實施科技強軍戰略、人才強軍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2023年9月1日致信祝賀國防科技大學建校70周年
優化創新產業環境,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加大人才振興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創業創新平臺,支持東北留住人才、引進人才。
習近平2023年9月7日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的講話
哈爾濱工程大學要發揚“哈軍工”優良傳統,緊貼強國強軍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再立新功。年輕一代成為奮力拼搏、振興中華的一代,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就充滿希望。青年學子要樹牢科技報國志,刻苦學習鉆研,勇攀科學高峰,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綻放青春光彩。
習近平2023年9月6日至8日在黑龍江考察時的講話
長期以來,以你們為代表的全國廣大教師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培根鑄魂,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習近平2023年9月9日致全國優秀教師代表的信
新征程上,希望你們和全國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2023年9月9日致全國優秀教師代表的信
站在新的起點上,希望東北大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弘揚愛國主義光榮傳統,堅持立德樹人,繼續改革創新,著眼國家戰略需求培養高素質人才,做強優勢學科,不斷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2023年9月15日給東北大學全體師生的回信
要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把長江經濟帶的科研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積極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加強科教資源的優化組合和科技創新協同配合,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積極布局新領域新賽道的引領性技術攻關,吸引集聚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提升科技前沿領域原始創新能力,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習近平2023年10月12日在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強創意設計和研發創新,進一步把陶瓷產業做大做強,把“千年瓷都”這張亮麗的名片擦得更亮。
習近平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在江西考察時的講話
要圍繞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習近平2023年10月23日在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的講話
要立足更好服務和支撐公共決策,加強專家參與公共決策行為監督管理,完善體制機制,規范流程標準,強化全過程管理,營造人盡其才、富有活力、風清氣正的專家參與公共決策環境。
習近平2023年11月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的講話
要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加強學科建設,辦好法學教育,完善以實踐為導向的培養機制,早日培養出一批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素質過硬、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涉外法治人才。健全人才引進、選拔、使用、管理機制,做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儲備。加強涉外干部隊伍法治能力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涉外法治工作隊伍。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切實提升涉外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
習近平2023年11月27日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科技、教育、人才的戰略支撐,上海在這方面要當好龍頭,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邁進。要著力造就大批胸懷使命感的尖端人才,為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
習近平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上海考察時的講話
要推進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習近平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上海考察時的講話
把科技創新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綜合改革,加強科教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力度。
習近平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在廣西考察時的講話
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增強經濟活力,以更大力度辦教育、興科技、育人才。
習近平2023年12月31日發表的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