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網友你們好!感謝大家參與此次在線訪談活動。
今天,市國資委副主任婁和儒受委主要領導委托,帶領預算和財務監管處處長邱慶兵共同參加訪談,就《深圳市屬國企2020年度公益貢獻指數》(以下簡稱公益指數)的有關情況,與大家進行在線交流,歡迎大家積極參與。
下面,由主持人結合市民朋友提出的問題向兩位訪談嘉賓提問。
主持人:請簡要介紹下公益指數編制的背景和意義。
婁和儒:2017年市國資委結合市屬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要求和市民關心、關注的國企社會貢獻實踐情況,探索設立了市屬國企公益貢獻指數、督促企業落實公益貢獻要求。公益貢獻指數自2017年以來已經連續編制了4期,指數得分保持每年上升。
主持人:公益指數具體衡量哪些方面的公益貢獻?
婁和儒:公益指數涵蓋了六大公益范疇,包括幫扶和救助、健康與安全、教育和文化、就業帶動、綠色生態、社區發展。具體來說,幫扶和救助包括了精準扶貧、對口幫扶、賑災及困難群體捐贈等;健康與安全包括醫療衛生條件改善、倡導健康生活方式、身心健康關愛等;教育和文化包括改善教學軟硬件、捐資助學、提供公益文化服務等;就業帶動包括帶動社會就業、搭建創業平臺及人才安居房建設等;綠色生態包括污染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環保宣傳活動等;社區發展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公共產品與服務及志愿服務等。
主持人:六大公益范疇的權重都一樣嗎?
婁和儒:六大公益范疇中,綠色生態和社區發展的權重最大。這些權重的設定,是通過相關領域的專家討論決定的,也和國企社會責任的重點契合。綠色生態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深圳在這方面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市屬國企應當繼續做好表率,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綠色出行、綠色科技。社區發展更是國企社會責任的重點,提供高質量的基礎設施服務、帶動社區服務發展,是國企作為城之重器的具體體現。
主持人:六大公益范疇具體是怎么評分的呢?
婁和儒:每個公益范疇下都有幾個具體的二級指標,這些二級指標都參考了主流的公益評價體系指標,同時結合了深圳市屬國企的實際實踐。大部分二級指標的評分標準是以全國或者全市的水平為標桿,低了扣分,高了才可能拿到滿分,所以整個指標體系對其他地方國企也是適用的,具有橫向可比性。舉個例子,綠色生態模塊下有4個二級指標,其中包括“碳排放強度下降率”,深圳市屬國企2020年的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11.7%、高于全國0.58%的下降幅度,該項指標得了滿分。
主持人:2020年深圳市屬國企的得分情況如何?
邱慶兵:2020年總體分數為80.78分,較2019年提高3.25分,六大公益范疇中幫扶和救助、健康與安全、教育和文化、就業帶動和社區發展等五個范疇均同比提高,僅綠色生態略有下滑。其中教育和文化、就業帶動范疇的提升比較明顯,分別同比提高1.47分和0.96分。綠色生態同比下滑主要是受到生活垃圾焚燒量增速低于全國增速的影響,因為深圳比較早開展垃圾分類和全量焚燒,2020年的垃圾焚燒量增速已經趨于平穩了,而全國近幾年才開始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和焚燒、2020年焚燒處理量的增速很高。
主持人:2020年教育文化這一公益范疇得分提高很快,是什么原因呢?
邱慶兵:主要還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受益人次提高了,市屬國企每年會向市民免費開放文化服務場所,包括音樂廳、云游館等。2020年安全研究院下屬的云游館免費開放期間的日均參與人次有大幅的提高,帶動了公共文化服務受益人次這一指標同比明顯提升,推高了教育文化這一公益范疇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