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有資產監管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有力推動國有資產監管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這一體制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為統領,既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企業發展規律,又反映我國國情和國有企業實際情況,為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創新。我們必須牢牢把握我們黨領導和發展國有企業的基本立場、重大原則、方法路徑,在新的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中國特色國有資產監管體制。
這些年來,各級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堅持“先立規矩后辦事”,牢牢把握出資人職責定位,從建章立制、清產核資等基礎工作做起,圍繞規劃投資、財務評價、產權管理、考核分配、資本運營、監督追責、干部選用等職責,構建了一整套監管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打造了一支國資監管專業隊伍,有力推動國有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斷做強做優做大。適應形勢發展變化和國資國企新使命新定位新要求,各級國有資產監管機構不斷健全國資監管法規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積極調整優化國資監管途徑方式和手段措施,加快建成全國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著力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持續強化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監管,具有出資人特色的國資監管模式更加完善。
當前,國有資產監管工作中越位、缺位、不到位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監管的方式和手段還有待完善。新征程上做好國有資產監管工作,要更好適應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要求,針對當前監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增強監管的系統性,把穩增長、抓改革、強創新、促發展、防風險等多重監管目標統籌起來,不斷推動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加強全方位全過程監管;著力增強監管的科學性,健全更加有利于加強科技創新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加符合世界一流企業成長規律、更加突出國有企業功能使命的國有資產監管模式;著力增強監管的有效性,用好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工具,深化分類監管和“一企一策”監管,及時研究解決企業改革發展中遇到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不斷提升國有資產監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