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強調,要突出重點、精準有力,緊盯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部門和行業的監督。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找準職責定位、有效履行監督責任,監督國有企業黨組(黨委)主體責任履行到位,是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紀委監委圍繞“強化國有企業監督,提升派駐監督質效”開展調研。
當前國有企業存在監督短板
主體責任落實有差距。調研發現,當前國有企業監督覆蓋面較大,在管黨治黨、加強黨的建設上,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監督缺位、不到位問題。一些國有企業黨組織主體責任意識不強,存在上級單位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意識較強、下級單位較弱的情況,部分企業在“兩個責任”落實上存在相對乏力的問題,“上熱中溫下冷”問題突出。有的對履行主體責任認識不深、定位不清、職責不明,對一些制度執行不到位;有的關鍵環節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落實不力;有的重經營、輕黨建,黨組織建設存在薄弱環節,黨建工作抓而不實,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弱化。
內控約束機制不完善。調研發現,國有企業人員的違紀違規行為,主要集中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選人用人機制、公開招投標、黨委議事程序等方面。有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監督權、執行權、決策權彼此制約程度不高,內控制度不完善,存在監督程序走過場現象;有的企業對一些制度干脆不執行,或在執行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違規決策現象依然存在;有的紀律規矩意識不強,不按制度辦事,該請示的不請示,該報告的不報告,不愿主動接受監督,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
監督效能發揮待提高。調研數據顯示,從受理的信訪件和問題線索來看,國有企業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時間在黨的十九大之前的占76%,在黨的十九大之后的占24%。可以看出,實行綜合派駐監督以來,有關國有企業的信訪舉報存量逐漸削減,增量得到有效遏制。但從近兩年來受理的信訪件和問題線索來看,日常監督工作還不扎實、不到位,監督手段還較為單一。有的派駐紀檢監察組對“四種形態”認識把握還有差距,問題線索研判和處置不規范,責任追究不嚴格,不能形成有效監督合力,同級監督寬松軟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做深做細做實國有企業政治監督
強化政治監督。一是樹立鮮明政治導向。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旗幟鮮明講政治放在首位,結合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找差距抓落實,強化政治監督能力,加強政治生態研判,嚴把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關,緊盯黨的領導是否堅強、“兩個維護”是否堅決、履行主體責任是否到位、決策制度是否執行和班子成員思想作風等突出問題,督促國有企業黨組(黨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二是協同推動責任落實。做實做細日常監督,督促國有企業黨組(黨委)細化完善主體責任、“一崗雙責”和監督責任三項責任清單,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落實落細,完善巡察發現問題的整改銷號機制,并將巡察結果運用到企業績效考核和業務管理中。三是推動監督形成合力。強化問題導向和靶向思維,緊盯涉及黨的建設、作風建設以及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點環節、重要崗位、重大事項等問題,整合紀檢監察、審計、財務、監事會等部門的監督力量,采取交叉檢查、專項檢查、定期督查等方式,全方位形成監督合力。
精準處置問題線索。針對信訪件數量大、紀檢監察組人員不足的現狀,綜合運用本組核查、“借力”核查、轉辦核查等方式開展問題線索核查,做到“統一登記、統一研判、統一籌劃”。一是統一登記、閉環管理。實行專人管理,對來信來訪或轉交辦件及時登記、分類建賬,定期更新信訪件登記、辦結情況,問題線索管理處置各個環節全程留痕、銷賬管理。二是統一研判、規范處置。不定期召開組務會研判、會商,嚴格甄別舉報材料和反映的問題,用好處置方式,既防止小題大做,又防止問題線索流失;對疑難復雜的線索和信訪件,及時請示報告,主動聯系市紀委監委監督檢查部門加強指導,確保核查處置質量。三是統一籌劃、講求方法。堅持上級交辦優先、巡察移送優先、實名舉報優先的原則,分清輕重緩急,采取合并處置,提高信訪線索辦理效率,注意甄別誣告陷害,澄清不實舉報,實現及時、精準、有效監督,避免工作重復和影響企業正常經營。
做實做細派駐監督。一是加強紀法約束。緊盯重要節點,聚焦“關鍵少數”,從嚴查處違規發放津補貼、收禮送禮、公款吃喝等頂風違紀行為;緊盯重要環節,嚴肅查處國企產權、工程招投標、選人用人、“三重一大”違規決策或者搞權力尋租、利益輸送、關聯交易等腐敗問題;緊盯重點事項,嚴肅查處對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不堅決、執行不嚴格、落實不到位,以及企業干部職工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持續強化“不敢腐”的震懾。二是深化“四種形態”運用。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注重做好談話函詢工作,特別是在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綜合運用警示教育、誡勉談話、組織調整、紀律處分等形式,不斷加強日常監督管理。三是強化組織關懷。開展對受處分黨員干部回訪教育幫扶工作,及時了解掌握受處分人員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卸下思想包袱;對按照第一、第二種形態處理,工作積極、表現突出、職工認可的干部,影響期滿后對其進行考核評價,評價意見作為提醒教育、監督管理、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四是強化制度建設。對線索和信訪件處置辦理中發現履行主體責任和廉潔風險防控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選人用人、績效考核、行業行為規范等“三重一大”方面意見和建議,建立問題整改銷號制度,壓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加緊建章立制,推動問題整改落實,扎緊制度籠子。(福建省三明市紀委監委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