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市屬國資國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牢記“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市民”使命,立足國資國企基礎性、公共性、先導性功能定位,勇當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創建社會主義強國城市范例的尖兵,在服務城市發展、夯實產業基礎、保障社會民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認可,充分彰顯了國資國企履行社會責任的擔當與作為。
首批14家直管企業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集體發布
6月30日,根據市國資委統一部署,為進一步展現市屬國資國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理念、實踐和成效,投控公司、地鐵集團、機場集團、深圳能源、水務集團、深圳燃氣、巴士集團、深糧控股、深農集團、特區建發、安全研究院、人才安居、聯交所、東部公交等14家與社會民生關聯度高的市國資委直管企業正式發布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同時,由市國資委制作發布的《瞧這一家子|深圳國資與你我》的H5版社會責任報告也在微信朋友圈開始刷屏,H5版報告通過反映深圳普通一家人一天的幸福生活的視角,以時間軸為主線,選擇從早上6:00到晚上20:00的日常一天,通過一幅幅溫馨的“生活故事”,如實紀錄市民生活的點點滴滴,全景呈現市屬國資國企持續提升水電氣、菜籃子、米袋子、公共交通等公共產品與服務的供給質量和效率,用心譜寫市屬國資國企積極踐行“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市民”的責任擔當,生動詮釋“來了就是深圳人,深圳國資為您服務”的責任理念,系統展現市屬國資國企為不斷滿足市民朋友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作的不懈努力。
本次14家市國資委直管企業集體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和市國資委配套首發的H5,是繼2018年1月市國資委在全國國資系統率先以國資委為主體發布整體性國資國企社會責任報告,以及2019年1月繼續發布《2018年度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社會責任報告》后,向社會各界和市民朋友系統展示市屬國資國企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又一重要舉措。為統籌推動好市屬國企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工作,市國資委于2019年年初部署市屬國企定期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有關工作,要求2019年6月底前,投控公司等14家與社會民生關聯度高的直管企業正式發布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2020年6月底前,基本實現市國資委直管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全覆蓋,并倡導非市國資委直管的其他市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按照中國證監會、上交所和深交所對上市公司的要求,在履行國企社會責任、披露社會責任情況等工作中作出表率。
市國資委巡視員丘健明介紹:“市國資委部署推動直管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不僅是希望企業能夠系統化梳理自身社會責任工作、高質量展示社會責任履責成果、增進社會公眾對企業改革發展的理解和支持,更是希望能夠借此引導企業更加重視社會責任,使服務社會發展、服務民生幸福這一國企的天然屬性得到充分發揮,更好地實現‘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市民’的使命擔當”。
十項舉措積極探索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管理創新
7月2日,市國資委丘健明巡視員做客“民心橋”節目,與市民互動分享市屬國資國企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回答市民關心的民生熱點問題。丘健明巡視員介紹,一直以來,市國資委高度重視推動市屬國資國企履行社會責任,著眼提升社會責任管理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注重頂層設計和系統推進,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作為專門章節寫入國資國企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推動履行社會責任納入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重點任務;構建了市國資委余鋼主任親自掛帥的社會責任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制定了市國資委和市屬國企定期發布報告制度等10項舉措,發布了《市屬國資國企公益貢獻指數報告》,即將出臺《市屬國資國企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并將探索構建社會責任指標體系和市屬國企履行社會責任考核機制。2018年,市國資委受邀參與國務院國資委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經營管理國家標準研制工作,下一步將爭取該標準在市屬國企試點實施。市國資委推進社會責任工作的具體做法,被作為地方推動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典型案例,收錄進國務院國資委主編的全國首本社會責任基礎教材,努力為全國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供地方視角、輸出深圳做法。
市屬國企“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市民”成效顯著
近年來,市屬國企牢記“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市民”使命,履行社會責任取得了積極成效。在服務城市提升城市功能基礎方面,機場集團T3航站樓、深國際沿江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大民生項目建成;巴士集團、東部公交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車,地鐵集團運營7條地鐵線路,每天運送乘客達448萬乘次;水務集團承擔全市99%的供水業務和原特區內全部的污水處理業務,深投環保承接全市60%的工業危險廢物處理任務,排交所服務我市800余家高排放、高能耗企業創新利用碳交易手段實現節能減排;安全研究院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工程建設監督管理信息共享平臺,在防御超強臺風“山竹”期間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服務產業提供產業綜合配套方面,目前,投控、特區建發等市屬國企已累計建設運營各類園區210個,建筑面積6865萬平方米;投控下屬深圳灣園區項目累計引進1000多家高成長創新型企業,實現年產值超過1500億元;水務集團、燃氣集團分別與行業主管部門聯合發布國內首份優化用水、用氣營商環境白皮書,為企業提供便利化用水、用氣服務;人才集團服務全市近50萬家企業和近1000萬的來深建設者;人才安居集團已基本落實人才住房房源14.7萬套;高新投和中小擔合計服務企業超過5萬家,合計提供擔保金額超過7900億元;2018年,市屬國資國企參與協調調度逾百億的專項資金,為民營上市公司紓困。在服務市民保障市民生活品質方面,水務集團讓600余個小區的249萬市民喝上直飲水,深農集團供應超過全市90%以上的蔬菜水果,深糧集團承擔全市66%的儲備糧任務,地鐵、巴士實現移動支付全覆蓋,體育中心去年全年惠民人數達120萬人次;市屬國資國企扎實開展新疆喀什、四川廣安、廣西百色河池產業援建,積極推進哈爾濱、云南昭通對口合作;精準扶貧河源3縣25村,累計投入扶貧資金逾1.5億元,實現脫貧1273戶、3858人等。
市屬國資國企履行社會責任將更有擔當更有作為
下一步,市屬國資國企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深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要求,以“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市民”為使命,將社會責任理念要求全面融入企業經營管理,盡快涌現一批內部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完善、履行社會責任成效突出、具有較強社會責任品牌影響力和社會美譽度的社會責任履責標桿企業。市屬國資國企將進一步發揮好五個作用:
一是要進一步當好落實國家戰略的攻堅隊。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以推進國資國企綜合改革為動力,做強做優做大國資國企,助力全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二是要進一步當好產業發展的助推器。積極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產業布局,以科技園區對接全球高端創新資源,以科技金融提升創新產業生態質量,為深圳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提供堅實支撐。三是要進一步當好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加快推進海空港鐵、智慧交通、綜合管廊、水質提升、管道燃氣、垃圾發電等重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筑牢城市公共安全屏障,夯實城市發展基礎。四是要進一步當好美麗深圳的建設者。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引領推動綠色產業、綠色技術、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綠色消費、綠色投資,確保污染防治攻堅取得實效。五是要進一步當好民生事業的頂梁柱。持續提升水電氣、菜籃子、米袋子等公共產品的供給質量和效率。加大紓困應急、城市安全、精準扶貧的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