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曰本欧美色啪免费,午夜免费69性视频爽爽爽,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深水規院參建的東江水源工程已安全運行20年
信息來源:深圳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8-11 15:23:54
人工智能朗讀:

  東江水源工程,于20世紀90年代初啟動規劃建設、21世紀初通水運行,橫跨深惠兩地106公里,這個不間斷安全供水7000多天、100億立方米的跨區域大型引調水民生工程,如一眾默默無聞、埋頭苦干的深圳水務工作者一樣,20載靜靜流淌、潤澤鵬城,不聲張、不停歇……如今,由市屬國企深水規院參建的這一“生命線工程”已安全運行20年,累計向深供水破100億立方米。

  為應對深圳嚴重缺水而生

  對深圳而言,嚴重缺水似乎不好理解、猶如幻覺,但卻是一種真實存在。深圳境內無大江大河,降雨時空分布不均,雨源性河流多,地下水并不豐富,各類水庫庫容有限,加上河流污染,導致本地可利用水資源總量偏低。上世紀90年代初,深圳缺水問題日益突出,一度出現嚴重“水荒”,1991年的干旱甚至導致幾十萬深圳市民用水受到較大影響,也因此于1991年被國家列為全國七大最嚴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為長遠解決深圳水源短缺問題,在“內蓄”不足的情況下,“外引”成為現實選擇。規劃建設東江水源工程應時而生,位列深圳市頭號重點工程。

  彼時,深水規院在市水務部門的領導下,全程參與這一“生命線工程”,按照高速度、高質量建成精品工程的要求,主攻深圳段49.8公里輸水干線的勘測設計工作,無縫對接惠州段56.3公里的境外輸水干線。

  1996年,工程順利動工建設;2001年建成通水后,成為國內除南水北調引水工程外最大的單一引調水工程之一,與東深供水水源工程共同構成深圳的雙水源保障工程。

  穿山越嶺東江水

  東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水資源相對豐富,上游水質優良。為了確定最優取水輸水方案,包括深水規院人在內的水務工作者們跋山涉水、不懼困難,足跡遍布深惠兩地的蒙董嶺、烏石鼓、望天海螺、大嶺古等區域,綜合運用遙感、物探、地質測繪、鉆探、水土工試驗等手段,確保了深圳境內永湖—松子坑段高質量勘察設計,項目在一年內從設計進入施工。

  項目取水口位于東江上游,分別從惠州市水口街道東江廉福地和馬安鎮西枝江老二山取水,合并至永湖泵站,供水水質達到國標GB3838-88飲用水源Ⅱ類以上標準。

  工程一期設計供水量3.5億立方米/年,二期建成后供水能力提升至7.2億立方米/年。建成后的東江水源工程擁有長達106公里的輸水主干線。其中,境外輸水干線——東部供水水源工程長56.3公里,境內輸水干線——供水網絡干線工程長49.8公里。在深圳經松子坑、西麗、鐵崗、石巖四大水庫調蓄后形成一個橫跨深惠、“長藤結瓜”、覆蓋深圳的供水網絡。

  前瞻預留用水升級空間

  基于深圳城市迅猛發展的勢頭,老一輩水務工作者們在設計中根據輸水建筑物的實際情況,考慮了工程輸水能力的預留量,保留了大量升級空間。

  一期工程3.5億立方米/年的設計供水量,相應流量約11立方米/秒,實際輸水隧洞按照擴大規模留有余地的要求,過水能力可達30立方米/秒,提前10年預留了千萬人口用水空間,并為二期擴建節約了大量成本。

  后二期工程通過改造東江取水口、擴建抽水泵站及新建輸水管道等,年供水能力提升近一倍,但工程投資僅為5億元左右。

  在輸水方式設計上,深水規院采用了全線密閉的封閉式管渠輸水,避免沿程污染。工程線路設計方面,根據地形及地質條件,結合城市規劃進行比選,按山脈自然走勢布置,經過東江泵站、永湖泵站兩級提升后,自東往西自流。輸水建筑物方面,以無壓隧洞為主,其余為穿越山谷洼地的渡槽、倒虹吸、箱涵等交叉建筑物,相較價格昂貴的混凝土管道節省了大量成本。

  100億立方米不間斷安全供水背后的“黑科技”

  東江水源工程設計總供水量7.2億立方米/年,約占深圳市外引水量的一半,自建成通水以來已累計不間斷安全運行7000多個日日夜夜。2021年7月,工程迎來原水供應100億立方米的里程碑。從0到100億的不斐成績,離不開當年設計中采用的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

  從泵站的設備選型、供水調度和運行監控等方面,工程均已達到國內同期同類工程先進水平。例如,一期泵站水泵和主要輔助設備、電動機及變頻調速裝置分別從荷蘭耐荷公司和德國西門子公司等原裝進口,后經升級改造采用了日本的先進變頻控制技術,可自動控制調節泵站流量,合理調配水泵運行,提高泵站變頻機組效率。泵站運行工況監控方面,采用計算機監控遠程實時傳輸的方式,有利于遠程調度與監控。管材則采用定制的大噸位PCCP管,20年來未發生爆管事故,工程技術質量高、管理運行負擔輕。

  7000多天持續不間斷的安全供水,為深圳經濟持續騰飛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充足而優良的水源,提升了城市戰略承載能力,惠及全市千萬人口,無愧深圳“生命線工程”的美譽。

  原為解決深圳東部用水問題的東江水源工程,如今已建有梅林、筆架山、大鵬等十條支線工程。2019年11月,鹽田支線工程完工并正式向鹽田港水廠供水,使東江水源工程的原水供應覆蓋了深圳各區,進一步增強了服務全市的能力。

  居安思危,飲水思源。

  在東江水源工程建成通水20年后的今天,新時代對水資源高效集約利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水務工作者們仍在高標準謀劃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狠抓水源、水廠、管網和二次供水四大環節的全過程改造提升和水質監管,推動自來水由出廠達標、鹽田直飲示范到全城直飲,以深水規院為代表的一批水務設計咨詢機構仍在積極參與、出謀劃策。

  讓市民喝上安全的、放心的、高標的水,我們一直在路上!

  東江水源工程

  東江水源工程是深圳市獨立興建和管理的境外引水工程,設計水平年為2010年,供水保障率為97%,年供水能力7.2億立方米/年,最大輸水流量為30立方米/秒。沿線主要建筑物有6座泵站(惠州東江、西枝江、永湖泵站;深圳獺湖泵站、沙灣泵站、鹽田泵站)、17座隧洞、箱涵、管道、7座渡槽、3座110KV專用變電站、倒虹吸管以及沿線分水建筑物、檢修閘、檢查井等附屬建筑物。每年供水量滿足了深圳一半人口的用水需求,直接或間接支撐了深圳市三分之一以上的生產總值。2018年獲評為深圳市30年30個特色建設項目之一,被深圳市民譽為“生命線工程”。


附件下載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