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題為《擴大開放 不斷向前——自貿區加快改革,推動形成開放新格局》的報道,介紹黑龍江自貿區成立一年來哈爾濱片區的發展成就。由深圳市屬國企特區建發集團建設運營的“明星”產業園項目——深哈產業園被《新聞聯播》點贊。
去年掛牌設立的自貿試驗區成立一年來,各地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政策創新為支撐,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在黑龍江自貿區哈爾濱片區,依托深哈產業園跨地域合作前沿,黑龍江自貿區哈爾濱片區按照“能復制皆復制”的原則,“帶土移植”深圳體制創新政策,讓這里越來越充滿活力。
9月1日,深哈產業園科創總部項目一期主體結構封頂。作為深哈合作首個“飛地經濟”項目,他們復制了深圳市的十多種經驗做法,突破了舊有土地政策,創新了供地方式和用地審批。一年來,這里新增企業3028家,外資進口企業871家。深哈產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玉剛表示:“我們這個新型用地推出來之后,也是吸引了大批這一類的企業來我們這里洽談合作,對這種用地類型和配套也是比較認可。”
深哈對口合作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戰略部署,深哈產業園是落實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載體。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合作共贏”的原則,深圳市屬國企特區建發集團與哈方企業等共同組建深哈產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產業合作園區的開發建設。
深哈產業園位于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內,規劃面積約2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啟動區約1.53平方公里,將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智能制造和現代服務業;構建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的創新鏈、從研發到智造的產業鏈、從產業基金到產業金融的金融鏈、從現代服務業到科技服務的服務鏈,致力于打造兩地科技成果產業化落地的篩選池和產業合作北上南下的中轉地。
以園區共建探索“飛地經濟”,用“帶土移植”播撒創新火種。深哈產業園站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全新窗口,努力創造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