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飲東江水,共筑深河情。214天集中攻堅,助力河源新建568座農村水站,提質改造113座農村老舊水站,實現河源市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這組數據,是市屬國企深圳環水集團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切實辦好民生實事的真實寫照。秉承務實高效、敢闖敢試的精神,深圳環水集團有力有效破解農村供水建設管理難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供水“河源模式”。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系統科學開展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行動。
深圳環水集團將河源市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目標任務作為 “一把手工程”,把實施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行動作為 “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推進任務落實。深圳環水集團第一時間成立攻堅行動工作專班,抽調80余人下沉一線,調研摸底,用40天時間摸清河源5縣91個鄉鎮的農村供水現狀和存在問題,并形成“一縣一策”專業技術方案。
專業引領,堅持高質量發展。嚴把農村供水技術“三關”。
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事關民生福祉。就河源市農村供水普遍存在小型工程多、工程老舊、建設標準低、技術人員不足等問題,深圳環水集團充分發揮城鎮供水運營經驗和技術儲備,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從農村供水水源、工程技術、建設質量三大重點難點著手,按照城鄉供水同標準、同質量、同服務的目標,全力推動河源市、縣、鎮、村攻堅行動,堅持既抓基礎又抓長遠,既謀一時又謀一域,確保農村群眾喝上放心水。
嚴把水源水質關。實地調研河源市5縣216個農村集中供水工程點,深入了解水源點和供水工程現狀,以問題為導向開展技術支持。
嚴把工程技術關。參與現場調研和技術研討94次,對71個鎮的設計圖紙提出閱圖意見;下沉一線督查工程建設安全質量,提出整改建議258條,保障水質、水量、水壓等各要素全面達標。
嚴把建設質量關。全面推廣使用不銹鋼水箱;全力落實供水水站配置一體化或膜處理凈化設施和消毒設施;全域推行廠站布置優化、場地硬化和加裝圍墻護欄,設置“廣東農村供水”標識牌等廠站美化措施。建設符合《廣東省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指南(試行)》要求的標準“粵美水站”663座。
(三)創新模式,智慧賦能。為農村供水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樣板工程。
深圳環水集團牽頭組織了聯合體承擔河源連平縣農村供水全覆蓋EPC工程,創新采用模塊化方式裝配水站主要構筑物,建成41座裝配式水站,最快僅用7天完成裝配。利用智慧水務賦能農村集中供水管理,結合現場實際,試點運用超濾膜凈水工藝和智能水表等先進設施設備,搭建縣級智慧化管理平臺,遠程實時監控智能水表讀數和廠站運行情況,提升日常運維巡查效率,降低運營管理成本,實現農村供水工程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打造了一批小而精、美而優的先進農村供水工程。
下一步,深圳環水集團將充分發揮國企責任擔當和技術實力,走出一條“深水特色”的農村供水可持續發展之路,助力廣東省農村供水建設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