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哈爾濱,是中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2017年,深圳市與哈爾濱市結成對口合作伙伴。五年來,一南一北兩個城市在體制機制、產業合作、科技創新、搭建平臺等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包括深哈園區共建等五方面的做法被國家發改委列為經典經驗進行推廣。
近日,深圳市政府代表團到哈爾濱考察深哈對口合作。在此次調研之行,深圳(哈爾濱)產業園(以下簡稱“深哈產業園”)深哈產業園被列入考察對象之一。
深哈合作首個“飛地經濟”項目
深哈產業園是深哈兩市貫徹落實國家東北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哈合作首個“飛地經濟”項目。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合作共贏”的原則,深圳市國資委積極協調市屬國企特區建發集團與哈爾濱水務投資集團合作商洽,共同出資組建深圳(哈爾濱)產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園區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
2019年5月,深哈兩市政府正式簽署協議合作共建深哈產業園項目,共同投資約39億元組建深圳(哈爾濱)產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并設立10億元的深哈產業投資基金和1億元的深哈天使基金,推動科技創新企業與深圳資本市場對接。兩市政府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園區科創產業研發孵化及基礎設施建設。
深哈產業園效果圖
位于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的深哈產業園,規劃面積約26平方公里,2019年正式開工建設。根據規劃,園區先行選擇了1.53平方公里作為核心啟動區,為園區建設探索新路、積累經驗、作出示范。
產業園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數字經濟示范區
深哈·科創總部項目是深哈產業園核心啟動區的首個項目,項目用地規劃面積約22萬㎡,總投資約為39.4億元,將打造成為東北首個聚焦科技、立足“智能+”產業生態服務平臺。
深哈·科創總部項目分二期建設。一期分兩個標段:一標段主要業態包括綜合展覽中心、創新創業中心及研發辦公組團,已于2021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二標段主要業態包括研發辦公組團、公寓和相關配套設施組成,預計今年完成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將有1355套人才公寓可拎包入住。
未來,深哈產業園區周邊將建設公園和學校,進一步完善園區配套設施,為入駐園區的企業和員工打造更加舒適便利的生活工作環境。
深哈·科創總部屋頂花園
截至目前,深哈產業園區累計注冊企業444家,注冊資本167.73億元。其中,華為“一總部雙中心”、庫柏特科技等44家企業正式落戶園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度達78%。未來,深哈產業園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目標是3年之內產值達100億,打造人工智能、機器人軟件技術為主的數字經濟示范區。
搭建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深哈合作帶動科技成果就地轉化
近期,園區內一家企業哈爾濱庫柏特科技有限公司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病醫院的“AI+機器人”精準醫療平臺合作項目簽約,作為黑龍江省首家招商引資的智能醫療項目落地哈爾濱新區深哈產業園。
哈爾濱庫柏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鑫講述了選擇在此落地的背后故事。“深哈產業園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們可以和華為、哈工大、東軟等優秀校企合作,同時還能為我們提供和深圳資本對接的機會,有助于未來的科研落地。”
政策是吸引企業落地的強心劑。為了讓企業安心發展,深哈產業園政企服務中心應運而生,為企業提供商事登記、社會事務審批、涉稅服務、人才服務等143項服務事項,企業足不出園就可以“暢享”新區服務。
政企服務中心(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深哈產業園正在搭建以“哈爾濱高校院所+深哈產業園+深圳科技企業與投資機構”為核心的“1+1+1”科技成果轉化合作機制,與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推進哈爾濱一批科技成果就地轉化。
深哈的深度合作為當地帶來前沿的“深圳機制”。目前,深哈產業園已復制45項深圳政策,部分已向哈爾濱全市推廣。在深哈產業園的帶動下,截至2021年12月底,深哈對口合作項目總計143個,帶動兩市全面加強產業、科技、人才、金融、文化、農業等多領域務實合作。
深哈產業園正是深圳市與哈爾濱市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的一個縮影。展望未來,兩市將通過更多領域不斷深化務實合作,使哈爾濱產品與深圳市場、哈爾濱資源與深圳資本、哈爾濱制造與深圳創造得到更全面、更深入地對接,實現互惠共享、互利共贏,推動深哈合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