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深贛對口合作第一次聯席會議在深召開,共商進一步深化兩地合作事宜,積極推動深贛對口合作高質量發展。
特區帶動老區,老區支持特區。自深贛對口合作以來,豐碩成果不斷涌現。由市屬國企鹽田港集團主導運營的贛州國際陸港是深贛對口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兩年來,贛州國際陸港發展勢頭強勁,鐵海聯運線路覆蓋中亞五國及歐洲20多個國家151座城市,成為全國商貿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核心平臺、國際運輸的始發港和目的港,為江西省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撐。
鹽田港集團堅持把“港口引領、智慧物流、深贛聯動、產城融合”作為發展路徑,推動海港與陸港互聯互通一體化運營,為贛州國際陸港注入強大動力。
2020年11月,贛州國際陸港在全國首創“跨省、跨關區、跨陸海港”的贛深組合港通關新模式。在該模式下,經鹽田港進出口貨物可在贛州國際陸港辦理提還箱及海關通關手續,實現陸港與海港同樣的作業模式、信息系統和通關效率,即出口貨物運抵贛州國際陸港等同運抵鹽田港,經贛州海關放行后可以直接在鹽田港裝船;進口貨物運抵鹽田港等同運抵贛州國際陸港,經大鵬海關放行后可以直接在贛州國際陸港提離。
贛深組合港創新的通關模式,實現了陸海港資源共享共用,業務無縫對接、貨物快速通關,為江西省進出口企業搭建了便捷高效的物流新通道。相比之前的通關模式,相關企業預計可節約成本30%左右。2022年,贛州國際陸港集裝箱吞吐量累計24.06萬標箱,同比增長8.7%。其中鐵海聯運(三同)班列完成12.19萬標箱,同比增長16.6%。內貿班列完成10萬標箱,同比增長12.4%。
未來,鹽田港集團將加快構建港產城一體化發展體系,打造“國家級港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把贛州國際陸港建設成為樞紐港、物流港、貿易港,創建深贛對口合作的共贏發展新范例。到2025年,贛州國際陸港運營水平持續提升,平均通關效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年開行班列突破4000班次,吞吐量突破40萬標箱。到2035年,贛州國際陸港業務規模和國內外影響力明顯提升,對外開放合作水平顯著提高,年開行班列突破6000班次,吞吐量突破60萬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