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國際港口 | 江蘇靖江港在泰州市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盛大開港儀式暨項目推介會,并迎來“神華518輪”靠泊接卸。深國際港口 | 江蘇靖江港位于江蘇省泰州市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由市屬國企深國際集團與靖江港口集團共同投建運營,總投資額22.8億元,主營煤炭、礦石、石油焦等貨種,服務沿江腹地及內陸的電力、化工、建材、冶金等行業企業。 打造智慧、綠色、高效、安全港口 深國際港口 | 江蘇靖江港項目以打造一流的智慧、綠色、高效、安全示范港為目標,在建設運營上呈現“三最”亮點。 最大泊位等級 項目將建設長江干線泊位等級較大的散貨港口,建有2個10萬噸級(水工結構兼顧15萬噸級)散貨泊位,5個5000噸級內港池散貨泊位,一次性堆存能力可達120萬噸,設計年吞吐量超4500萬噸,可全天候滿足5萬噸級海輪靠泊和10萬噸級海輪減載或乘潮靠泊。 最高裝卸效率 項目將建設長江沿線港機配置效率最高的煤炭散貨港口,通過運用遠程智能操控管理平臺系統和配備高效率的卸船機、裝船機、斗輪機、皮帶機,實現進場、過駁、出場峰值達9000噸/小時。 最低碳環保 項目將建設長江沿線最低碳環保的散貨港口,首創長江沿線連跨式鋼結構全封閉大棚和配備封閉式廊道、干霧抑塵、粉塵監控、污水處理系統、岸電接駁系統等環保設備設施,能有效避免露天作業揚塵問題,保證貨物“顆粒歸倉”。同時,充分利用封閉大棚屋面及皮帶機廊道屋面建設光伏發電站,多措并舉打造“綠色近零碳港口”。 憑借高效、智能的管理系統和作業流程,深國際港口 | 江蘇靖江港自2023年12月末取得經營許可證以來,累計接卸量已超過200萬噸。目前,深國際集團在江蘇已累計投資十多個項目,涵蓋集團的物流、港口、收費公路和大環保等四大主業。港口業務方面,近年來主要聚焦長江沿線及內河流域大力推行“港口聯網行動”,目前已初步構建南京西壩港、江蘇靖江港為海江聯運中轉樞紐港,河南沈丘港、江西豐城港為集配港的業務布局。下一步,深國際集團將以此次開港為契機,進一步強化物流、港口業務板塊和項目間協同聯動,助力靖江打造國家級煤炭儲配基地,并不斷豐富雙方合作內容、創新合作方式、拓寬合作領域,開啟更加廣闊的發展新格局。
2024-05-28深圳機場新添4座超級充電站(簡稱“超充站”),分別位于機場P3停車場、殼牌比亞迪機場充電站、機場南路大巴停車場、機場飛行區二號門,廣大新能源車主往來機場時也能體驗“一杯咖啡,滿電出發”的超贊體驗啦。 向“新”而行 助力“超充之城”建設 當前,深圳正在加快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超充之城”。截至5月17日,深圳已建成超充站378座,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了超充站、充電槍數量超過加油站、加油槍數量。超充站充電樁單槍最大充電功率達到480千瓦,家用新能源汽車可實現5分鐘快速“補能”200公里。超充站的充電設備采用最新的液冷降溫技術。相比于傳統的風冷充電樁,液冷充電樁具有速度快、故障率低、維護簡單、噪音小等優勢。目前,深圳機場有各類充電樁1000余臺、充電槍數量超過1500個,分布于25個各類型停車場充電站。預計到2024年底,機場將配置約2400個充電槍,將在機場T3片區、機場東區打造集慢充、快充、車網互動、超充網絡于一體的充電網絡,向旅客、寫字樓、物流庫區等提供更優質的充電服務。 向“新”求質 驅動運行服務雙提升 除了超充站,今年以來,深圳機場以數據驅動為抓手,加快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和新流程、新模式的試點,發揮新質生產力在提升保障能力和服務品質上的重要作用。 2023年底,深圳機場率先試點推出乘機碼“一證(碼)通行”服務。運行至今,深圳機場“一證(碼)通行”注冊用戶近2萬人,不少體驗過的旅客在社交平臺上發帖稱贊這一“黑科技”。 “乘機碼”是以居民身份證為信任基礎,將身份證登記項目作為要素進行映射,經去標識化處理、數字簽名形成與實體身份證唯一綁定的電子文件。有了“乘機碼”,旅客無需再出示身份證和登機牌,進一步簡化了出行流程,提高了出行效率。 在服務端,新質生產力驅動更高水平的機場服務供給,而在生產端,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數據生產要素也在釋放新動能。 民航安檢AI輔助判圖技術 在旅客安檢時,基于人工智能的圖像識別和分析能力的民航安檢AI輔助判圖技術大大提高了安檢的可靠性。依托強大的三維圖像深度學習算法模型,它能夠精準識別旅客行李中的鋰電池、充電寶、刀具、打火機等物品,減少角度遮擋夾藏造成的漏判,在減輕安檢員負擔的同時,提升深圳機場的安檢安全裕度和通道放行效率。 智能化駁運系統 在快件處理中,智能化的駁運系統實現了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貨物轉運。智能化駁運系統的核心是一臺無人駕駛牽引車,負責深圳機場快件中心園區內2號庫至7號庫的貨物轉運,可實現無人接駁7*24小時不間斷作業,在提升了貨物轉運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人為操作錯誤和事故發生率。 未來,深圳機場將繼續保持向“新”而行,向“新”求質的發展方向,持續提升機場保障能力和服務品質,為深圳市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貢獻機場力量。
2024-05-285月20日,“河套智慧園區 服務享你所想”河套深圳“虛擬園區”服務矩陣上線活動在深圳國資國企產業創新中心舉行,標志著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下稱“河套合作區”)迎來智慧化2.0發展新階段。本次活動由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下稱“河套發展署”)主辦,市屬國企深投控下屬深港科創公司和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分行承辦,旨在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園區服務水平,進一步促進河套合作區高質量發展。此次活動作為“河套面對面”系列活動之一,正式發布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以下簡稱“河套深圳園區”)新版官網、公眾號、視頻號及“i河套”小程序,特別推出“河套惠港”智慧金融服務與“河套人工智能算力通”兩大創新服務。 河套深圳“虛擬園區”服務矩陣 1.小程序“一碼集成”,智慧服務盡在指尖 “i河套”微信服務小程序匯集河套官網、跨境巴士、科技圖書、園區空間、黨群服務等資源,運用5G智能消息進行精準推送。一期建設已實現“一碼通覽、一碼通服、集成共享”,提供“一站式”服務受理、停車繳費、場地預約、AI在線咨詢等智慧化服務。未來即將上線的“i河套”二期將重點打造河套發展指數體系,通過對接海關系統實現園區綜合治理、經濟運行狀況和產業資源調度的可視、可控、可分析,構建數據驅動、多元協同、AI賦能的智慧園區管理模式,展現“數字孿生河套”。 2.官網“一網通辦”,全面服務一觸即達 作為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的門戶網站,新版官網(https://www.htcz.com)聚焦深港科創發展最前沿,網羅河套最新消息,讓廣大科研機構、科創企業和個人能夠直接掌握政策支持,體驗河套服務“一網通辦”。其中,“一網通辦”優選匯集40余項常用服務,提供科創、港澳、人才三大特色服務,并內嵌全新推出的“河套惠港智慧金融”“河套人工智能算力通”服務。用戶可通過官網一鍵申請辦理科研物資報關、科技文獻查閱等事項。 3.公眾號、視頻號“一號互通”,共享社群即時互動 “河套深圳園區”微信公眾號為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移動端信息資訊首發平臺,集資訊發布、政策解讀、辦事指南于一體。“河套深圳園區”視頻號則以多維度、網絡化、大眾化的視聽傳播方式講述生動的河套故事,展示河套合作區生機勃勃的科研生態圈。雙號聯動,真正實現“可投稿、可互動、可發聲”,為用戶打造互聯互通的信息共享社群。 在“河套人工智能算力通”集中簽約儀式環節,10家企業代表簽署了服務協議,共同見證“河套人工智能算力通” 上線河套深圳園區官網。“河套人工智能算力通”是由市屬國企深智城集團運營的城市級算力統籌調度平臺,可統籌調度規模近5000P的最優算力。河套企業可通過河套官網一鍵鏈接至該平臺,便捷享受“算力一網化、統籌一體化、調度一站式”的一站式算力服務。“河套人工智能算力通”服務的上線,將為企業提供強大的人工智能算力支持,進一步促進了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在河套合作區的深度融合。 未來 ,河套深圳園區將持續發力,為更多的優質科研機構、企業和人才在河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提供更加國際化、智慧化的服務。
2024-05-235月19日,由市屬國企深圳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歌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主辦的2024深圳國際漁業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圓滿收官。本屆漁博會延續上屆“漁粵向未來”主題,主要內容有展覽展示、專業論壇、配套活動等,展會客似云來、論壇大咖匯聚、活動精彩紛呈、交易成果豐碩,集中展現了深圳漁博會不斷上升的商業價值、帶動作用和服務功能,獲得海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本屆漁博會展會展覽面積4.5萬平方米,設3大板塊12個展區,匯聚24個國家和地區近500家展商企業,1.2萬種水產品精彩亮相,簽約及意向交易額破百億元,其中主會場達61億元,入場觀眾81532人次,現場成交額8503萬元。 展會現場,市屬國企深業集團旗下深圳市農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業農科公司”)攜深圳市現代漁業種業創新園、農科深汕現代化海洋牧場兩個項目精彩亮相,并榮獲“年度優秀供應商獎”。深業農科公司重點展示了適養魚種、坐底式養殖網箱模型、漁旅平臺等,介紹農科關于藍色種業、深遠海養殖和漁旅融合等領域的創新研究,對項目建設情況、創新點、技術優勢和未來發展規劃做了詳細講解,還舉辦了特色農產品試吃活動,得到廣大現場觀眾一致好評。 本屆漁博會同期舉辦了現代化海洋牧場裝備產業創新論壇和金槍魚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行業頂尖專家、國內外企業領袖齊聚深圳,交流行業現狀和成功經驗,謀求產業新的突破和跨越式發展。展會期間,還組織了“鳳球嘜杯”亞洲國際廚神(深圳)挑戰賽、2024粵港澳大灣區美食文化峰會、2024全球海鮮刺身姿造藝術大賽(深圳站)、全國地理標志性水(海)產品推介會、智慧漁業新質生產力創新路演活動和多場巨型藍鰭金槍魚切魚秀,集中展示104種“圳品”水產品。本屆漁博會還首次舉辦了逆向采購交易對接會,促進漁業產業鏈貿易合作和資源共享,創新組織了“優質水產品進校園”宣傳推廣活動,搭建政府部門、供應商和校方等多方溝通平臺,推動水產品課間餐進校園。“小魚兒”暢游漁博會——科普實踐互動打卡之旅吸引近1400個青少年家庭參與,凸顯了展會的社會服務價值。 新設的光明區分會場連續三晚舉辦“漁游光明 尋味圍岸”海鮮燒烤嘉年華系列活動,融合嶺南醒獅、非遺打鐵花、美人魚秀、浪花音樂會及多個互動性環節,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的積極參與。光明分會場總客流量約5萬人次,帶動消費67萬元。鹽田區分會場組織“山海盛鹽 漁你相約”系列主題活動,聚集產業主題、專業主題和產業項目可落地性,為區域導入重點項目和產業鏈頭部企業資源。大百匯實業集團分別與中船集團、鹽田城投集團簽訂現代海洋漁業方向的戰略合作協議,簽約額達40億元。 當前,深圳正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全球水產品交易集散物流中心。深圳漁博會將堅持對標一流,提升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國際化水平,加大國際招展招商力度,提升展會國際影響力,更好滿足市民對優質水產品和特色漁文化的需求,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
2024-05-22為積極響應深圳市全民健身號召,免稅集團于5月11日在福田體育公園隆重舉辦集團第二屆“品質免稅·興趣大賽”開幕式——趣味運動會暨五四主題團日活動。開幕式上,300余名深免干部職工迎來了一場以“奮斗實干展風采,開拓進取譜新篇”為主題的盛會,共同譜寫了一曲青春與活力的贊歌。大賽以一場趣味運動會拉開序幕,廣大干部職工組成13支參賽隊伍,全身心投入到“協同作戰”“超級障礙賽”等充滿趣味與挑戰的團隊項目比賽中。廣大深免青年在賽場內外積極發揮主力軍作用,不僅在賽場上盡情揮灑汗水,還在火炬傳遞、才藝表演、金點子建言互動、“深免之聲”電臺播報等環節,展現青春風采。 此次大賽旨在推動廣大干部職工凝聚合力、激發活力,打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營造干事創業的熱烈氛圍。該賽事將持續至今年年底,涵蓋5項特色活動,既有籃球、羽毛球等傳統體育項目,更推出趣味運動會、勞動技能大賽等新興時尚運動,不僅為廣大干部職工搭建了比學趕超、風采展示的重要平臺,豐富了業余文化生活,同時推動員工隊伍進一步深化交流、形成合力,進一步提升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振信心、注入動能。 免稅集團成立于1980年1月,是全國首家經國務院批準經營免稅商品的國有獨資企業,40多年來,免稅集團與深圳特區共同成長,為國家改革開放事業、深圳特區建設發展和完善口岸配套服務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多次受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表彰,榮獲“年度納稅百強企業”“深圳老字號”“深圳質量百強企業”等榮譽稱號。近年來,免稅集團緊密圍繞“打造具有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免稅商品綜合運營商”戰略定位,以滿足消費者對品質生活需求為導向,不斷豐富免稅商業業態,積極拓展免稅業務發展空間,截至目前,免稅集團經營70余家免稅店面,覆蓋8個本地口岸和8個異地免稅店項目,在助力深圳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引導消費回流等方面積極貢獻“免稅智慧”和“免稅力量”。
2024-05-215月14日上午,深國際西部公路樞紐物流園|深圳·寶安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深國際西部公路樞紐物流園|深圳·寶安項目由市屬國企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國際”)旗下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深國際灣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主導開發運營。項目位于寶安區松崗街道,占地面積7.5萬平方米,是深圳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旗艦項目、核心載體,也是深圳市“7+30+N”三級物流場站體系規劃的七大對外物流樞紐項目之一,以及深圳市“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之一。深國際西部公路樞紐物流園|深圳·寶安項目將打造功能齊全、綠色智能、業態領先的現代智慧物流設施集群和物流場站示范樣板,同時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物流業的深度融合發展,為深圳“工業立市”提供堅實配套保障。 深國際西部公路樞紐物流園|深圳·寶安項目規劃建筑面積19.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0億元,以國家綠建三星標準和國際通行的LEED鉑金標準,建設包含智能物流中心、智慧物流云倉及冷鏈中心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智慧物流設施集群。在業態培育方面,該物流園將依托寶安先進制造業基礎及內外聯通的優越地理位置,重點發展制造業集成物流、供應鏈物流、分撥配送等相關業務,打造先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融合發展標桿項目。項目計劃于2025年年末投產運營。 國家物流樞紐涵蓋陸港型、空港型、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陸上邊境口岸型6種類型,每一種國家物流樞紐所依托的建設條件及具備功能各有不同。去年7月,深圳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2023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由此深圳成為全國率先兼有商貿服務型、空港型、港口型和生產服務型等4種類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助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物流中心。此次開工建設的深圳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以西北片區(寶安)和東南片區(龍崗)為載體,構建“一廊兩翼”的空間格局。 位于龍崗區的深圳國際綜合物流樞紐中心,是深圳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核心部分,項目占地1350畝,分為兩期。一期為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目前已建成運營,開行了國際班列和國內班列。二期將建設國內首例鐵路上蓋智慧物流園區,底層是鐵路,上蓋部分為物流園區,已于今年年初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底建成。深圳國際綜合物流樞紐中心采用運貿配一體化模式,大幅提高了鐵路的集、散貨能力和服務效率,并推動公路交通量向鐵路轉移,促進區域交通運輸結構優化,對物流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深國際作為市屬國資交通運輸物流業骨干企業,正同步在寶安區與龍崗區主導建設深圳生產服務型國家樞紐和深圳商貿服務型國家樞紐核心載體項目,未來,兩大樞紐項目及分布于龍華、龍崗、坪山、鹽田等區域的多個深國際智慧物流港項目,將相互協作、相輔相成,聚焦實體經濟,提升物流服務效率,助力深圳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全球物流中心。
2024-05-165月11日,深圳機場直飛墨西哥城洲際客運航線首航,該航線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條直飛拉美地區的客運航線,也是我國航程最長的國際客運航線。至此,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客運航點突破40個,航線網絡持續完善,為服務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架起一座座空中橋梁。 深圳與墨西哥城實現“客貨齊飛” 墨西哥城作為墨西哥的首都,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之一。中國是墨西哥第二大貿易伙伴,墨西哥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兩國之間合作前景廣闊。深圳—墨西哥城航線的開通將更好滿足兩國之間旅游、商務、探親、勞務等多元需求,為加強務實合作、提升雙邊關系帶來利好。 此次新開通的墨西哥城航線由中國南方航空運營,采用空客A350執飛,每周兩班。值得一提的是,該航線全長14147公里,將超越廣州到美國紐約航線的12878公里,成為我國航程最長的國際客運航線。直航的開通使中國與拉美地區之間的往來更加高效便捷。此前,旅客從國內飛往墨西哥或其他拉丁美洲國家,通常要在日韓、北美、歐洲、中東等地進行一到兩次中轉,部分中轉地需過境簽證,行程時間長達30—40小時。航線開通后,直飛墨西哥城只需16小時,大大縮短了行程時間。 深圳的先進制造業、創新科技產業優勢,與墨西哥發達的汽車、家電、電子、機械、建材等制造業形成互補。目前已有多家深圳高新技術企業布局墨西哥市場,融入當地供應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5日,深圳機場還加密了此前開通的深圳—墨西哥城跨境電商專線,目前達到每周4班。加密后的深圳—墨西哥城國際貨運航線每周出港總運力可達400噸以上。隨著深圳至墨西哥城客運航線的開通,深圳機場實現了對墨西哥城的“客貨齊飛”,為兩地的產業合作、經貿往來、文化交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空中通道。 今年已新開及加密10條國際客運航線 為助力深圳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服務外貿外資高質量,滿足國際友好往來,深圳機場加快開通織密更多深圳直飛全球主要創新型城市、友好城市、重要城市的國際客運航線。 今年以來,深圳機場陸續開通了至埃及開羅、日本札幌、日本名古屋、越南芽莊、韓國濟州等國際客運航線,隨著直飛墨西哥城航線的開通,深圳機場已新開及加密10條國際客運航線,通達的國際及地區客運航點突破40個,目前每周計劃執行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班近800班。在持續加密的航線網絡帶動下,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客運業務發展勢頭良好,1月—4月,機場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達到152萬人次,同比增長331.4%,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八成以上。 接下來,深圳機場還將陸續開通深圳至沙特利雅得、奧地利維也納等城市的國際航線,并持續增加至日韓、東盟等國家的航線航班頻次,加快連通世界級灣區、全球大型都市圈及高新技術產業城市,持續提升國際客運航線品質,全面增強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輻射力影響力,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2024-05-14為助力深圳實現“雙碳”目標,市屬國企深圳環水集團旗下龍崗水務集團堅持實施清潔能源替代、節能減排和工藝降碳改造,以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不斷探索城市民生供水設施低碳高效的新型運營模式。近日,龍崗水務集團首創的“水-光-儲”一體化綠色能源系統在荷坳水廠落地應用,開啟了城市供水廠能源自產自用、綠色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作為龍崗水務集團的重點科技創新項目,“水-光-儲”一體化綠色能源系統整合了低水頭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分散式儲能等綠色設施,實現清潔能源自產及利用,有效減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同時,通過構建智能云腦能源管理系統,該項目將自產清潔能源與電網能源科學有序搭配,為供水電力資源應急保障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大大提高了城市供水保障的風險應對和安全管控能力,助推韌性安全城市建設。 目前,該項目已在荷坳水廠落地應用。現有低水頭發電裝機容量55KW,發電能量轉換效率達到86%-90%;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8KW,能量轉換效率達到28%-30%;分散式儲能設施能量轉換效率達到90%以上。系統每年可發電39萬度,提供水廠全年22%以上的用電量,節省電費約48萬元,減少約540噸二氧化碳排放。 下一階段,“水-光-儲”一體化綠色能源系統將逐步在龍崗區、坪山區內18個水廠推廣應用,可實現太陽能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15MW,低水頭發電總裝機容量1980KW,每年可減少約3.0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以“水-光-儲”一體化綠色能源系統成功落地應用為起點,龍崗水務集團將“向綠而行”,陸續推出智能廠級化驗室、供水廠水泵效能測試一體化裝置、尾水安全回用設施、少人/無人化節約智能廠站等,以節能減排創新舉措,跑出城鎮供水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加速度”。
2024-05-135月9日,市直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胡蕓一行到市屬國資國企調研,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徐國東,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機關黨委書記任萍,以及機關黨委、綜合改革處黨支部有關黨員同志參加調研。 胡蕓常務副書記一行首先到市國資委智慧國資管理展示中心實地調研,分別參觀了歷程廳、成就廳和智慧國資大屏,通過“視”“聽”“感”“觸”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市屬國資國企系統改革創新發展歷程、數字化智慧化建設以及市國資委機關黨建工作成果。 隨后,胡蕓常務副書記一行實地調研了能源集團南山能源生態園,深入了解市屬企業重要民生保障工程,并與市國資委機關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共同在南山能源生態園為“深圳市國資委機關黨委深化改革創建一流企業服務陣地”進行揭牌,旨在通過以高質量機關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機關黨建+深化改革+創建一流”示范效應。 調研過程中,胡蕓常務副書記充分肯定市國資委機關黨建工作成效,強調要以“四強”黨支部創建為契機,持續加強機關作風建設,以機關黨建帶國企黨建,不斷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努力為深圳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更多貢獻。
2024-05-11在韶關市新豐縣馬頭鎮秀田村的現代農業種植示范基地里,工人們正在田壟間忙碌地采收,采摘下來的蔬菜會被送往大灣區消費者的餐桌。馬頭鎮地處韶關南部,東與河源相鄰、南靠惠州龍門縣,是韶關的“南大門”。長期以來,馬頭鎮農村產業基礎薄弱、發展動能不足,村集體經濟薄弱,成為鄉村振興的“痛點”。為進一步推動馬頭鎮產業高質量發展,2019年,馬頭鎮與市屬國企深業集團旗下深圳市農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業農科公司”)簽訂土地流轉合同,累計簽約3680畝。以深業豐農生態產業園為依托,深業農科公司結合農科航天育種農業技術優勢和農業產業化經驗,圍繞“農、旅、居”三大主題,打造集現代農業生產、農旅休閑體驗、田園溫泉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大灣區生態溫泉度假休閑后花園”。 “引入深業農科公司,在給當地帶來資金支持的同時,先進的管理經驗和高科技農業設備,也大大提升了農業生產效能。”新豐縣馬頭鎮黨委書記譚展如介紹說,與深業農科公司合作后,帶動了農民增收和村集體收入增長。在村集體收入增加20多萬元的同時,解決了近200人的就業問題,實現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如今,馬頭鎮還成為了高標準供港澳和供深農業基地,結合深企資源、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將持續推動特色農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發展。 下一步,深業農科公司準備布局農產品的深加工,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在馬頭鎮建造一座8000平方米左右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通過對果蔬進行深加工,農產品銷路更遠,銷售周期更長,有效促進一二產業的聯動。此外,在第三產業方面,深業農科公司準備在韶關市新豐縣馬頭鎮烏石崗村布局200畝左右的農旅開發用地,預計在10月份建成并投入運營。接下來,深業農科公司將積極探索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路徑,以實際行動助推“百千萬工程”,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2024-05-09